墓葬風水是一門科學,一個顯著的特性就是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生氣的和諧。另外,風水學也是一種使住宅、墓地與宇宙中的地氣取得和平相處的藝術,在風水學中,氣是用來解釋自然環境的。住宅、墓地與自然環境生氣有機的聯繫就是風水學的內涵。墓葬風水與住宅風水大都道理相通,這就是吉地通常是為群山環抱、流水環繞、主流支流交匯處的平地及階地,並且人們在其上選址建城、建村、建宅或建祖墳的原因。墳地風水墓相的作用和影響:在墓相學上,把墳墓比喻做樹木來加以說明。
基本簡介
晉代大風水家郭璞在《葬書》中曰:“氣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乘生氣的理論,是風水的中心主題。生氣,指流走於土中,具有致福人、生旺人的一種能量。生氣能夠調和陰陽、生髮萬物。住宅得之,生人則平安多福;墓穴接之,墓主子孫則興旺富貴。風水學歸根結底在於教人識別並運用生氣為人類造福。
《葬書》曰:“夫陰陽之氣噫為風,升為雲,鬥為雷,降為雨,行平地中而為生氣”。生氣是陰陽二氣輪迴週期中的一個環節,陰陽之氣運行不息,不斷變換成風、雲、雷、雨及生氣等表象。 “五行之生氣,行乎地中,發而生乎萬物。”當生氣露出地面,升入空中,就變為風,風被吹散蕩盡,因而無法利用。只有環繞吉地的層層山巒才能遮擋住風,只有緩緩的流水和湖泊等才能聚集生氣。墓葬風水與住宅風水大都道理相通,這就是吉地通常是為群山環抱、流水環繞、主流支流交匯處的平地及階地,並且人們在其上選址建城、建村、建宅或建祖墳的原因。
重要性
墓葬風水說:死者下葬後,真氣會與穴氣結合形成生氣,通過陰陽交流成的途徑,在冥冥中有影響、左右在世親人的氣運。陰陽兩氣,呼出來就成為風,升上天就成為雲彩,降落下來就成了雨,在地下流行的就成為生氣。生氣在地下流行,生髮時就能養育萬物。人是父精母血的結晶體,所以人也是陰陽兩氣的結晶體。每個活著的人都有陰
陽兩氣,死後肉體消失,陰陽兩氣卻沒有消失。活著的人,氣聚凝在骨,人死骨未滅,所以人死氣還活。所以下葬者,要找一個有生氣的陰宅,讓生氣和不死的陰陽兩氣相結合來保護在世親人。
經書說:人死有氣,氣能感應,影響活人。這種感應是有事實根據的。例如西邊產銅的山發生崩塌,東邊用銅鑄成的鐘就不撞而鳴,這就是感應。再比如,春天來到,樹木抽葉開花,放在家裡的麥種也自動發芽。氣在地下運行,它運行時,順隨地勢走,它聚集時,也隨地勢停止。丘隴的石骨,平地凸起的土脊,都是有氣在運行的標記。經書說:氣有風吹就散失,遇上界水就止步。古代人聚集氣使它不散失,用界水限制它不再運行,所以把它叫做風水。風水的法則,得水最好,能藏風是第二個要求。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即使是盛大的氣運行還有它的餘氣止息,雖然零散但深氣也有聚集的地方。經書說:水流在土外,叫外氣。外氣橫行成為界水,土內的生氣自然止聚,說的正是這個意思。經書又說:淺深得乘,風水自成。土為生氣之母,有土才有氣。氣是水之母,有氣才有水。所以藏在乾涸燥熱的地方的氣要淺,藏在平坦地帶的氣要深。
我國古代墓葬是一種複雜的文化現象,墓址的選擇要看風水。自古以來,人們都很重視墓地的選擇,古人選擇墓地考慮的因素依次為:一是京城附近,其風水不消說自然是好的;二是故里、采邑或祖籍地,符合葉落歸根的傳統觀念;三是死亡地,如任所、戰場等,這往往是格於形勢,如交通制約等;四是其他地方,如生前嚮往之地等。但是一般都要選擇“前有照,後有靠”的地方,即前有水流穿過,後有山峰
為靠,境內層巒疊翠,就是說墓地要枕山面水。當然還有許多其它講究。如:首先,應該明確穴的來水與去水的方位,根據穴的來水與去水的方位來確定土地神位的大致方位,再根據穴的座向及分金五行配合,確定土地神位的準確方位,同時參照穴的四周環境來確定土地神位的準確方向。這樣的土地神位既符陰宅風水的形勢,又符合其理氣。使其墳墓更加符合風水要求,使其更好地蔭益子孫後代。
顏廷利,山東省濟南市人,漢族,法名求前大師,國學大師,現年40歲。自幼潛心研究周易風水學二十餘載,擅長起名、拆字、起名測字設計等,最近兩年苦心獨創望圖(旺途)設計技術,一生倡導一個”誠”字,做人要誠實、做事要講誠心、經商要講誠信,“誠”字拆字寓意就是:誠實守信,一言為定!正因如此他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寬,聲譽越來越大,他留下的足跡最多的地方有北京、上海、福建、廣東等各個省市,為很多著名企業及達官貴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還被稱作“中國最有名風水大師”、“中國易學大師”、“中國著名風水大師”、“中國權威風水大師”等;相關著作有“現代易經發展史”、“當代易經論述”、“建築風水學考究”、“拆字預測心理學”等。
厲和民:中國知名風水大師,1+1風水創始人,新浪浙江會客廳特約嘉賓,中華周易協會常務理事,香港國際風水研究院首席風水師。他出身於風水世家,潛心研究易經風水幾十年,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創立的《1+1風水學》實現了中國傳統風水與現代環境科學的完美結合,即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風水文化,又體現了新時代的最新發展潮流。
十九貴訣
一貴青龍高聳,
二貴白虎雙擁,
三貴硯台筆架,
四貴官誥復鍾,
五貴文筆聯珠,
六貴玉椅香爐,
七貴金簽玉檢,
八貴滿床牙笏,
九貴禦屏駙馬,
十貴席帽模糊,
十一貴青龍轉案過穴(回龍顧祖),
十二貴白虎頭眠轉案(捶氣顧主),
十三貴青龍背上馬託人,
十四貴白虎峰聳入雲霄,
十五貴案有簽筒、二童攻書、五角金星、五鳳樓台、獅象把門(水口),十六貴白虎背上馬託人,
十七貴前官後鬼,
十八貴前山玉屏案,
十九龍有起伏、雌雄交度,有過峽且峽短而細—但不斷脈、脫脈為貴。
天子之穴具備條件:
一、穴必天然
二、穴位必須為子午、卯酉、四正之向。或乾向。
三、青龍白虎必需要對稱均勻,看去舒服而自然,
四、明堂必寬闊開展,作為案山必有龍鳳率百獸來朝,氣象威嚴宏大。
墓地風水來源
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現象,人們最驚恐的事情莫過於死。人死之後還會不會復活?死人會不會對活人發生作用?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人們總在探索這些問題,總是希望死人能夠活過來,能夠保佑自己,於是,陰宅學說應運而生。
陰宅學說認為,只要穴地有生氣,死者就會安逸,就會給生者帶來吉祥,否則有凶。怎樣才能得到生氣之地呢?那就要請風水先生指點選擇,貴命不得葬窮穴。既然得了好穴,就會有好報應。至於哪天好運到來,要看具體人和風水情況而言,或許即刻,或講幾十年、乃至於幾代人之後。
墓地風水原則
從古至今,許多人不論是買房子、房子裝修還是買墓地,都還會先看看風水,這都是有一定根據的。一個風水好的房子,可以為家人來帶好運,反之,則會讓災難、厄運降臨。那麼,陰宅風水好不好,可以參照以下原則。
原則一:陰宅好不好要看它是否具有“朱雀、玄武、青龍、白虎”齊備的四象,還有有來龍、案砂、明堂、水口、立向等。
原則二:陰宅最忌周圍高而所在地勢低,這樣對子孫健康不好,好的陰宅是不可以進水的,同時陰宅要有陰陽平衡原則;不可以在窮山惡水中,不可以在直面受風的地方。四;現代許多陰宅大多為公墓,一排排的擺放為多,那相對於陰宅來說;首先要看所在的公墓是不是在的位置合乎風水,其次再看單獨的墓碑所在位置。在公墓裡的陰宅,一般不建議在最左邊或最右邊,這樣的話會造成青龍缺失或白虎缺失,都是不利風水的,其次還是要前面開闊後面高大為好。
原則三:在古代的地理理論中,強調人由父母所生,父母去世之後如果葬在好的地方,骨骸可以得到地氣的溫暖,從而起到保佑子孫的作用。所以陰宅要避免在一些絕地上,否則子孫後代受損,所以不能埋在受風或受濕的地方,這樣對子孫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