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陰宅學上,『穴』則指一個適合埋葬祖先骨骸的地理位置,先民陽宅有洞穴土室,居處稱為『穴』,後人在為祖先營葬時,很自然的亦將安置祖先遺骸的地方稱為『穴』。隨著陰宅學的發展,一般人對穴的構成條件日益重視,於是百家爭鳴,各種關於『穴』的神奇怪誕之說紛紛出現,或是因形喝穴,好談龍穴、鳳穴、虎穴、獅穴等異象,或是視為神話,多傳神奇之事,更有故弄玄虛者,以此訛詐世人,使得『穴』這一名詞蒙上神秘的色彩。
事實上,『穴』僅是一個地理上的名詞,這個名詞代表一個地理位置,而這個地理位置必須具備某些條件,即有來龍、有護砂、水神有情,適合造葬。以公式表達,即:龍+水+砂等於『穴』。比喻萬象,『穴』乃是開花結果的意思,龍脈之來,必有砂來衛護,水來界止,使得生氣鐘聚而結成穴,猶如一株果樹,經過灌溉、栽培、開花的過程而結成果實,穴是山水所結的果實。
有龍、有水、有砂,固然是穴形成必備的條件,但穴有真假,俗云:『一個山頭葬十墳,一墳富貴九墳貧。』富貴的一墳,即佔著真穴,其餘貧的九墳,乃是葬到假穴所至,而穴的真假,又如何分辨?若是龍真、水真、砂真所結的穴,必為真穴,若龍、水、砂三者之中有一為假,所結則為假穴,何謂真龍?即龍鬚靈動活潑,有過峽、有剝換、有開帳等。何謂水真?即水須在穴前界水或環抱,水神有情方為真。何謂砂真?即砂須開面有情,重重護穴,看砂尤其要與理氣配合,運用消砂法使砂位於吉方,避免立於凶方。
由於山形水勢的種種變化,結穴有各種不同之情形,或順結、或橫結、或逆結,並有金魚、蝦鬚、蟬翼、蟹眼等情狀。而地形的凹凸陰陽,使得穴形又有窩、鉗、乳、突之分。配合五星形狀,則有金星穴格、木星穴格、水星穴格、火星穴格、土星穴格的不同。識得穴形,然後點穴,如何點穴與乘氣?如何利用穴證點穴?
〈一〉結穴的局勢與種類、
結穴的局勢可分為順結、閃結、橫結、逆結等四種情形。
〈1〉、順結:後龍直來而撞穴之背者,稱為順結。
〈2〉、閃結:龍雖直來,但至結穴處轉成斜面者,稱為斜受閃結,又稱旁結。
〈3〉、橫結:龍身屈曲轉折而來,忽於一側出脈,護砂環抱而結者,亦即橫龍結穴。
〈4〉、逆結:即翻身顧祖,或勾轉當朝,皆屬逆結。
前人常云:『順結不如橫結,橫結不如逆結之得水。』意思是說,順結配合順水局,橫結配合橫水局,逆水配合逆水局,前人言地理水局,皆喜逆朝水,最忌順水直去,故曰順結不如橫結,橫結不如逆結之得水。事實上,順結之水若是界水後再於穴前直去,生氣已止於界水之內,水縱然直去,亦無妨礙,而逆結之逆朝水,流至穴前受到阻擋,必然轉彎他去,容易在穴前形成反弓水,反弓水為大凶,啟能謂之得水?所以順結、橫結、逆結三結孰優孰劣,乃須視整個形勢而定。
結穴的種類,就堪輿學而言,結穴有四種情形,分別是金魚形、蝦鬚形、蟬翼形,蟹眼形,凡是結穴處有這些形式者,始為可用之佳穴。
〈1〉、金魚形:所謂金魚形,是指水分別由乳突與龍砂、虎砂之間流下,於乳突前會合,再流向龍虎砂所夾峙的水口而出。有這種水形的穴,即稱為金魚穴,因為金魚喝水由兩邊鰓入,再由口出,而此種地形與金魚喝水的情狀相似,故稱為金魚形或金魚穴。
〈2〉、蝦鬚形:乳突起頂處曰『毬』,水滴處曰『簷』,脈上如果有水,至起頂處則為隆起的毬所阻擋,於是分向兩邊而流,此種水路細弱有如蝦鬚,故稱『蝦鬚水』。因為水流微細,汒汒猶如不見,故蝦鬚水又稱『微汒』。脈上如果有流水,地形的乳突部分必須起頂成毬,使水路向兩邊分流,不致沖淋乳突,謂之『水真』,有此真水,方能結成真穴。若是不起頂,無排水之功能,使流水淋頭而下,則稱『淋頭水』,謂之『水不真』,縱然周圍形勢甚美,也是假穴,卻不可葬;葬之不久而人丁漸漸消減,以致滅絕。
〈3〉、蟬翼形,是指緊貼乳突之旁的護砂而言,此種護砂生於乳突之旁,藏於龍虎砂之內,輕薄貼身,猶如蟬硬翼之下又有軟翼,故名蟬翼,蟬翼形穴不但穴形與蟬翼相似,乘氣之理亦與蟬翼發聲而鳴的道理雷同。蟬翼形何以結穴在乳突側面,而非乳突正中?因為這種輕薄貼身的護砂,常有一面較乳突為低,或是凹曲的情形,不能完全藏風以保護乳突,所以結穴於側面,利用本身之乳突作為屏障。若凹曲在右邊,則結穴於乳突左側,若凹曲在左邊,則結穴於乳突右側。而結穴於左側時,龍脈自然配合由右來;結穴於右側時,龍脈自然配合由左來;天然相輔,故此種龍脈稱為『蟬脈』。而這種葬於乳突側面的葬法,又稱為『銶皮之葬』。
〈4〉、蟹眼形:橫水局結穴,且乳突的形狀不圓整,一側前伸,一側後縮,猶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形穴,即稱蟹眼形,何以稱為『蟹眼』?因蟹之習性為橫行,且睜右眼則往右走,睜左眼則往左行之故。
地理琢玉斧論四真云:『四真者,真龍、真穴、真砂、真水是也。何謂真穴?葬口上下之間,有毬有簷,如覆如仰,生氣融結,此真穴也。何謂真砂?蟬翼、牛角是也,乳突無蟬翼以敝於後,則其氣寒,口穴無牛角以抱於下,則其氣散,此二者之所為真砂也,何謂真水?蝦鬚、蟹眼、金魚是也,穴上無蝦鬚之分水,則憂淋頭,無金魚、蟹眼之合水,則慮割腳水,此三者之所以為真水也。』故知金魚、蝦鬚、蟬翼、蟹眼等地形,皆為結真穴所必備之條件。
〈二〉、論穴形
葬書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象千變萬化,所以山形水勢也是千奇百怪,而由山與水所組成的穴形,更是變態萬千,難以一形一象加以概括。一般人談論穴形,皆喜『因形喝穴』,即將穴形與動物或禽類的形體相比較,並以人類認為吉祥的獸或禽的名字加以命名。而物類多有形似者,如虎與貓、鳳與鴉,一般人皆以虎穴、鳳穴為吉穴,貓穴、鴉穴為不吉,但虎與貓、鳳與鴉既然形似,又如何分辨?若一曰鳳穴、一曰鴉穴,則吉凶如何?故知山川只可以理會,不可以形拘。而造化神奇,若真有穴形與物類酷似,則以物類命名亦無妨,但此名僅是穴之代稱,與吉凶無關。
喜歡因形喝穴者,除以穴形論吉凶外,常謂點穴亦有定理,如鳳飛行時以翅膀著力,就認為鳳穴要點穴於翅膀的位置,又如民間有龍搶珠之說,所以龍穴要點在龍珠的位置等等。但龍、鳳的命名,是個人觀察山形而來,不同的人難免有不同之看法,此人曰龍鳳,他人或不以為然,所以觀察之形既然有異,在鳧燕難明的情況下,所判斷的穴處必然不同,各持己見的結果,孰是孰非,實在難以斷定。所以因形喝穴的種種說法,僅可作為俚俗鄉談之材料,無關地理宏旨;欲知地理正穴,乃須就龍、水、砂、穴四端,作縝密之觀察,方能有正確的判斷。
談到穴形,除去因形喝穴,前賢皆以窩、鉗、乳、突四種地形分論,窩與鉗是中間低,四周高起的地形,目的在於藏風,以圓形者為窩、長形者為鉗。乳與突是四周低,中間高起的地形,目的在於排水,避免水患,前人或高曰者為乳、低者為突,或曰高者為突,低者為乳,或曰長者為乳,短者為突,種種說法,論點不一,其實乳與突不論長短高低,只要比四周高,具備排水的功能即可,其他形狀可以不論。
所謂葬乘生氣,即陰來陽受、陽來陰受之意,陰陽即地形之凹凸,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於地形則有窩、鉗、乳、突之不同,所以可以說:生氣即太極,凹凸即兩儀,窩、鉗、乳、突則可比擬為四象,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相同的,生氣聚散,於地形則有凹凸,形成窩、鉗、乳、突等情形,這些情狀的配合,產生地理上的吉凶。
以下即楊公穴形四格〈窩、鉗、乳、突〉為準,分論穴形:
〈1〉、窩穴形:窩穴即廖公所稱之『開口穴』。又稱窟穴、雞窩、掌心、鍋底、旋螺、金盆、銅鑼,凡此異名同義,皆指窩穴而言。窩穴因形狀可分為深、淺、狹、闊四格,四格皆以左右兩掬均勻為正格,左右不同為變格;四個格並各有二體,一是左右兩掬交會稱藏口窩,一是左右兩掬不交會稱張口窩。窩穴要圓淨彎環,切忌偏陷,因為窩穴兩掬彎環,目的即在藏風,保護乳、突免受風吹之害,若有偏頗或傾陷,則形成風口,風吹穴內,難免災禍,或是房分受損,所以古歌訣云:『巢形須是曲如窩,左右不容少偏頗,偏頗不可名窩穴,倒側傾鵚禍奈何。』
〈2〉、鉗穴形:鉗穴即是廖公所稱之『開腳穴』。凡稱釵鉗、虎口、合谷、夾穴、仙宮、‧‧等,皆鉗穴之異名。鉗穴因形狀可分雙鉗、直鉗、曲鉗、長鉗、短鉗、仙宮、單提、疊指等八格,其中直鉗、曲鉗、長鉗、短鉗、雙鉗等五種為正格,而邊直邊曲者稱仙宮,邊長邊短者稱單提,邊單邊雙者稱疊指,此三者為變格。
鉗穴由於砂手較直而不彎抱,無法收水,必須注意穴前是否界水,界水則堂氣聚,若無界水,則元辰直去而氣洩,故吳公秘訣云:『鉗穴元辰多不收,莫教直瀉退田牛,明堂融聚財砂遠,定有榮名播九州。』
〈3〉、乳穴形:乳穴即廖公所稱之『懸乳穴』,一名垂乳,一名乳頭。乳穴因形狀可分長乳、短乳、大乳、小乳、雙垂乳、三種乳等六格,其中長乳、短乳、大乳、小乳四種為正格,雙垂乳,三垂乳為變格。六格之中,各有二體,一是左右兩臂彎抱紐會,一是左右二臂彎抱而不紐會。
〈4〉、突穴形:突穴或稱泡穴,必須左右環抱,藏風聚氣方為真,若孤露受風,則生氣飄散,並不融結。突穴因形狀可分大突、小突、雙突、三突等四格,其中大突、小突為正格,雙突、三突為變格。
以上是楊公分論窩、鉗、乳、突,事實上,窩、鉗、乳、突四者是不可分的,葬理講求藏風避水,窩、鉗雖然形狀不同,目的皆在藏風,無窩、鉗則不藏風,無穴可點,故諺云:『穴若不開口,神仙也難下手。』意思是說:地形若不開窩或開鉗,根本就不融結,不能成為有用之地,就是神仙也無法點穴,所以說神仙也難下手。
〈三〉、論穴星
所謂『穴星』,是指穴之外形與五行配合而言,何謂穴之外形?即入首之山至結穴處,整個穴處範圍的形勢,五行即金、木、水、火、土,金圓、木直、水曲、火尖、土平,所以穴之外形為圓形者稱金星,長形者稱木星,波浪形稱水星,尖形稱火星,平頂者稱土星。
地理上談穴星,主要有二重用意──論生剋呼應與配合裁剪。或有論穴星者,不談穴星呼應,亦不配合裁剪,僅就穴星五行形狀,分正體、側腦、平面三大格,並貫以窩、鉗、乳、突四象,以定地之大小貴賤。
〈1〉、論生剋呼應:龍自祖山逶迤而來,至結穴處為止,必有起伏剝換,一山連著一山,星體各自不同,山體串連之間,會有生剋之情形產生。而眾山止處是真穴,穴處周圍必有眾山聚以為護衛,眾山星體不同,聚而呼應,則有護山星體與穴星呼應的情形產生。一般說來,呼應有五星聚講、五星歸恆兩種情形,生剋有生入、生出、剋入、剋出四種情形。
1、五星聚講:穴處與前後左右之山,恰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形狀,五行之形團聚,稱為五星聚講,有如孔門諸賢,相聚而講道德一般。五星聚講只要五星相聚即可,不論五星方位,何種星體居中為穴星,何種星體居前、後、左、右為護山,均可不論,亦不論生剋問題。
2、五星歸恆:五星歸恆亦是五星相聚,但五星各有定位。方位五行以北方屬水、南方屬火、東方屬木、西方屬金、中央屬土。因此五星相聚,若穴星為土星居中、水星帳於北、火星聳於南、木星列於東、金星侍於西,星體的位置及五行與方位五行完全吻合,則稱五行歸恆,又稱五行氣朝元,至貴之格,多結禁穴,主出聖賢。
3、生入生出與剋入剋出:龍脈之來,發祖山因山勢粗老,甚少結穴,必經層層剝換,山勢轉為秀麗之後,始結真穴;如植物之老幹甚少結果,必生嫩枝,始能開花結果。龍勢剝換,星體亦跟著轉變,至穴星之間,星體五行的關係有生入、生出、剋入、剋出等情形產生。所謂生入,是指龍來生穴,又稱順生,主大富貴。所謂生出,是指穴去生龍,又稱逆生,主漸致貧窮。所謂剋入,是指龍來剋穴,又稱順剋,主致凶絕。所謂剋出,是指穴去剋龍,又稱逆剋,亦主大富貴。
〈2〉、配合裁剪:楊公云:『觀星裁穴始為真,不論星辰是虛誑。』意思是說;先觀察穴的外形,看屬於何種穴星,再依星體加以裁剪,始能裁出真穴,若不論穴星,胡亂裁剪,難免失真。
楊公金鋼鑽法葬圖訣一書,即是專論穴星與裁剪之書,因巒頭形勢甚少有十全十美者,砂水繞穴,或有太過、或有不足,趨全避缺,裁剪成形,始能發揮作用,如砂之長大粗頑者謂之有餘,宜鋤宜鑿,以制其過,低縮薄弱者謂之不足,宜推宜培,以補其不足,水之傾洩者,宜築推培沙之留阻之‧‧等。
楊公之法葬圖訣,就穴星形狀,分成金星局形、木星局形、水星局形、火星局形、土星局形五大部分,裁剪時或鋤或鑿、或推或培,除了取穴形之完整外,並注意是否五行相生,以相生為吉,相剋為凶。
〈3〉、論正體、側腦與平面
『地理人子須知』將穴星分為正體、側腦、平面三大格,其云:『一曰正體:夫所謂正體者,以其星辰頭面端正規模尊重也。凡正體穴星,鐘五行之正氣,融星象之正形,故其結作若星體清秀,主極品之貴;星體龐濁,龍非正格,亦主小貴巨富。二曰側腦:夫所謂側腦者,以其星辰頭腦偏斜而形體欹側也。凡側腦穴星,頭顱雖有不同,融結本無異別,但其閃巧奇藏,故必以樂拖為準。若星體清秀,龍合上格,主貴有威權,若星體龐濁,龍無正格,主慳吝、詭詐、殷富。三曰平面:夫所謂平面,以其星辰倒地而形體平夷也。凡平面穴星,高低雖有不同,力量本無二致,若星體清秀,龍合上格,主富貴綿延,若星體龐濁,龍格不明,亦主富厚。』
因地形大小貴賤之間,僅憑個人的觀察與判斷,出入頗大,應用時亦常有困難發生,但先賢既有此種說法,或有其存在價值,以下節錄『地理人須知』所載以資參考:金星穴:金體必圓,其上下皆圓而身高者曰太陽金,上圓帶方而身低者曰太陰金,各有正體、側腦、平面三格,三格又各有窩、鉗、乳、突之形,方為真結。1、正體金星穴格:形圓而端正者也,穴結於中。2、側腦金星穴格:形圓而身側者也,穴結於旁。3、平面金星穴格:面仰而身圓者也,穴結於頂。
木星穴:木星必直,其未必圓,凡穴星上尖而圓,身直而聳者是也。端正者曰正體,欹側者曰側腦,倒地者曰平面,各有窩、鉗、乳、突之形,方為真結。1、正體木星穴格;頭圓身聳而端正者是也,穴結於中。2、側腦木星穴格;頭圓身聳而欹側者是也,穴結於旁。3、平面木星穴格;面仰而身平長硬者是也,穴結節苞。
水星穴:水性本動,其質柔弱,賴金以成,必兼金方能結穴,金圓水曲,凡穴星頭圓而身曲者是也。有三大格:端正者曰正體,欹斜者曰側腦,倒地者曰平面,各有窩、鉗、乳、突之形,方為真結。1、正體水星穴格:頭圓身曲而端正者是也,穴結於中。2、側腦水星格:頭圓身曲而欹斜者是也,穴結於旁。3、平面水星格:面仰身曲而倒地者是也,穴結於頂。
土星穴:土星厚重,其形端正,凡穴星頭方正而身平者是也。有四大格:端正者曰正體,偏斜者曰側腦,頭方而中凹者曰凹腦,倒地者曰平面,各有窩、鉗、乳、突之形,方為真結。1、正體土星格:頭方身平而端正者是也,穴結於中。2、側腦土星穴格:頭方身平而欹斜者是也,穴結於旁。3、凹腦土星穴格:頭方而中凹身平者是也,穴結凹下。4、平面土星穴格:面仰而身倒地者是也,穴結於頂。
火星穴:火星大多作祖山或砂口,最難直接結穴,因火性至燥,金入而溶,木入而焚,水入而凅,土入而焦,故火星少結穴。若有結穴,必變出土星,但有木乳,於乳尖處剪之,謂之剪火法,而且須開鉗開口,否則不可葬。
歷觀四方名墓,金、土二星穴最多,木星次之,水星又次之,而火星之穴,未見其一,惟江西省景德鎮,是火星入首,落脈穿田,然四面皆水,水以濟火,故亦有融結,然其為陶冶之場,數十里間煙燄燭天,晝夜不息,此為火星之應。
〈四〉、論穴證、點穴與乘氣
所謂『穴證』,是指穴處周圍環境,足以作為結穴與點穴之證佐者,不但證明結穴與否,而且證明結穴之點,以利點穴。
凡是真龍結穴,必有證佐,證佐多寡不定,一般而言,求之於前則朝案美,明堂正,水勢聚,求之於後則樂山峙、鬼星撐,求之於左右則龍虎有情,纏護俱夾,求之於穴下則唇氈正,求之於四方十道全,求之於界水則分合明白,此皆穴之證佐。
故穴處的點定,必先觀察周圍環境,如左右龍虎、前朝後樂、山形水勢‧‧等,體會造化之精神,始能點出真穴。葉九升云:『穴證者,穴未點定,求諸證則易得,穴先點定,察諸證則易信也。』意思是說:穴未點定時,可藉由穴證,迅速找出穴的正確地點,若穴已點定,也可籍由觀察穴證,判斷所點的穴位是否正確。可知穴證的存在,乃天造地設,自有其妙用。
在陰宅學上,『穴』則指一個適合埋葬祖先骨骸的地理位置,先民陽宅有洞穴土室,居處稱為『穴』,後人在為祖先營葬時,很自然的亦將安置祖先遺骸的地方稱為『穴』。隨著陰宅學的發展,一般人對穴的構成條件日益重視,於是百家爭鳴,各種關於『穴』的神奇怪誕之說紛紛出現,或是因形喝穴,好談龍穴、鳳穴、虎穴、獅穴等異象,或是視為神話,多傳神奇之事,更有故弄玄虛者,以此訛詐世人,使得『穴』這一名詞蒙上神秘的色彩。
事實上,『穴』僅是一個地理上的名詞,這個名詞代表一個地理位置,而這個地理位置必須具備某些條件,即有來龍、有護砂、水神有情,適合造葬。以公式表達,即:龍+水+砂等於『穴』。比喻萬象,『穴』乃是開花結果的意思,龍脈之來,必有砂來衛護,水來界止,使得生氣鐘聚而結成穴,猶如一株果樹,經過灌溉、栽培、開花的過程而結成果實,穴是山水所結的果實。
有龍、有水、有砂,固然是穴形成必備的條件,但穴有真假,俗云:『一個山頭葬十墳,一墳富貴九墳貧。』富貴的一墳,即佔著真穴,其餘貧的九墳,乃是葬到假穴所至,而穴的真假,又如何分辨?若是龍真、水真、砂真所結的穴,必為真穴,若龍、水、砂三者之中有一為假,所結則為假穴,何謂真龍?即龍鬚靈動活潑,有過峽、有剝換、有開帳等。何謂水真?即水須在穴前界水或環抱,水神有情方為真。何謂砂真?即砂須開面有情,重重護穴,看砂尤其要與理氣配合,運用消砂法使砂位於吉方,避免立於凶方。
由於山形水勢的種種變化,結穴有各種不同之情形,或順結、或橫結、或逆結,並有金魚、蝦鬚、蟬翼、蟹眼等情狀。而地形的凹凸陰陽,使得穴形又有窩、鉗、乳、突之分。配合五星形狀,則有金星穴格、木星穴格、水星穴格、火星穴格、土星穴格的不同。識得穴形,然後點穴,如何點穴與乘氣?如何利用穴證點穴?
〈一〉結穴的局勢與種類、
結穴的局勢可分為順結、閃結、橫結、逆結等四種情形。
〈1〉、順結:後龍直來而撞穴之背者,稱為順結。
〈2〉、閃結:龍雖直來,但至結穴處轉成斜面者,稱為斜受閃結,又稱旁結。
〈3〉、橫結:龍身屈曲轉折而來,忽於一側出脈,護砂環抱而結者,亦即橫龍結穴。
〈4〉、逆結:即翻身顧祖,或勾轉當朝,皆屬逆結。
前人常云:『順結不如橫結,橫結不如逆結之得水。』意思是說,順結配合順水局,橫結配合橫水局,逆水配合逆水局,前人言地理水局,皆喜逆朝水,最忌順水直去,故曰順結不如橫結,橫結不如逆結之得水。事實上,順結之水若是界水後再於穴前直去,生氣已止於界水之內,水縱然直去,亦無妨礙,而逆結之逆朝水,流至穴前受到阻擋,必然轉彎他去,容易在穴前形成反弓水,反弓水為大凶,啟能謂之得水?所以順結、橫結、逆結三結孰優孰劣,乃須視整個形勢而定。
結穴的種類,就堪輿學而言,結穴有四種情形,分別是金魚形、蝦鬚形、蟬翼形,蟹眼形,凡是結穴處有這些形式者,始為可用之佳穴。
〈1〉、金魚形:所謂金魚形,是指水分別由乳突與龍砂、虎砂之間流下,於乳突前會合,再流向龍虎砂所夾峙的水口而出。有這種水形的穴,即稱為金魚穴,因為金魚喝水由兩邊鰓入,再由口出,而此種地形與金魚喝水的情狀相似,故稱為金魚形或金魚穴。
〈2〉、蝦鬚形:乳突起頂處曰『毬』,水滴處曰『簷』,脈上如果有水,至起頂處則為隆起的毬所阻擋,於是分向兩邊而流,此種水路細弱有如蝦鬚,故稱『蝦鬚水』。因為水流微細,汒汒猶如不見,故蝦鬚水又稱『微汒』。脈上如果有流水,地形的乳突部分必須起頂成毬,使水路向兩邊分流,不致沖淋乳突,謂之『水真』,有此真水,方能結成真穴。若是不起頂,無排水之功能,使流水淋頭而下,則稱『淋頭水』,謂之『水不真』,縱然周圍形勢甚美,也是假穴,卻不可葬;葬之不久而人丁漸漸消減,以致滅絕。
〈3〉、蟬翼形,是指緊貼乳突之旁的護砂而言,此種護砂生於乳突之旁,藏於龍虎砂之內,輕薄貼身,猶如蟬硬翼之下又有軟翼,故名蟬翼,蟬翼形穴不但穴形與蟬翼相似,乘氣之理亦與蟬翼發聲而鳴的道理雷同。蟬翼形何以結穴在乳突側面,而非乳突正中?因為這種輕薄貼身的護砂,常有一面較乳突為低,或是凹曲的情形,不能完全藏風以保護乳突,所以結穴於側面,利用本身之乳突作為屏障。若凹曲在右邊,則結穴於乳突左側,若凹曲在左邊,則結穴於乳突右側。而結穴於左側時,龍脈自然配合由右來;結穴於右側時,龍脈自然配合由左來;天然相輔,故此種龍脈稱為『蟬脈』。而這種葬於乳突側面的葬法,又稱為『銶皮之葬』。
〈4〉、蟹眼形:橫水局結穴,且乳突的形狀不圓整,一側前伸,一側後縮,猶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形穴,即稱蟹眼形,何以稱為『蟹眼』?因蟹之習性為橫行,且睜右眼則往右走,睜左眼則往左行之故。
地理琢玉斧論四真云:『四真者,真龍、真穴、真砂、真水是也。何謂真穴?葬口上下之間,有毬有簷,如覆如仰,生氣融結,此真穴也。何謂真砂?蟬翼、牛角是也,乳突無蟬翼以敝於後,則其氣寒,口穴無牛角以抱於下,則其氣散,此二者之所為真砂也,何謂真水?蝦鬚、蟹眼、金魚是也,穴上無蝦鬚之分水,則憂淋頭,無金魚、蟹眼之合水,則慮割腳水,此三者之所以為真水也。』故知金魚、蝦鬚、蟬翼、蟹眼等地形,皆為結真穴所必備之條件。
〈二〉、論穴形
葬書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象千變萬化,所以山形水勢也是千奇百怪,而由山與水所組成的穴形,更是變態萬千,難以一形一象加以概括。一般人談論穴形,皆喜『因形喝穴』,即將穴形與動物或禽類的形體相比較,並以人類認為吉祥的獸或禽的名字加以命名。而物類多有形似者,如虎與貓、鳳與鴉,一般人皆以虎穴、鳳穴為吉穴,貓穴、鴉穴為不吉,但虎與貓、鳳與鴉既然形似,又如何分辨?若一曰鳳穴、一曰鴉穴,則吉凶如何?故知山川只可以理會,不可以形拘。而造化神奇,若真有穴形與物類酷似,則以物類命名亦無妨,但此名僅是穴之代稱,與吉凶無關。
喜歡因形喝穴者,除以穴形論吉凶外,常謂點穴亦有定理,如鳳飛行時以翅膀著力,就認為鳳穴要點穴於翅膀的位置,又如民間有龍搶珠之說,所以龍穴要點在龍珠的位置等等。但龍、鳳的命名,是個人觀察山形而來,不同的人難免有不同之看法,此人曰龍鳳,他人或不以為然,所以觀察之形既然有異,在鳧燕難明的情況下,所判斷的穴處必然不同,各持己見的結果,孰是孰非,實在難以斷定。所以因形喝穴的種種說法,僅可作為俚俗鄉談之材料,無關地理宏旨;欲知地理正穴,乃須就龍、水、砂、穴四端,作縝密之觀察,方能有正確的判斷。
談到穴形,除去因形喝穴,前賢皆以窩、鉗、乳、突四種地形分論,窩與鉗是中間低,四周高起的地形,目的在於藏風,以圓形者為窩、長形者為鉗。乳與突是四周低,中間高起的地形,目的在於排水,避免水患,前人或高曰者為乳、低者為突,或曰高者為突,低者為乳,或曰長者為乳,短者為突,種種說法,論點不一,其實乳與突不論長短高低,只要比四周高,具備排水的功能即可,其他形狀可以不論。
所謂葬乘生氣,即陰來陽受、陽來陰受之意,陰陽即地形之凹凸,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於地形則有窩、鉗、乳、突之不同,所以可以說:生氣即太極,凹凸即兩儀,窩、鉗、乳、突則可比擬為四象,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相同的,生氣聚散,於地形則有凹凸,形成窩、鉗、乳、突等情形,這些情狀的配合,產生地理上的吉凶。
以下即楊公穴形四格〈窩、鉗、乳、突〉為準,分論穴形:
〈1〉、窩穴形:窩穴即廖公所稱之『開口穴』。又稱窟穴、雞窩、掌心、鍋底、旋螺、金盆、銅鑼,凡此異名同義,皆指窩穴而言。窩穴因形狀可分為深、淺、狹、闊四格,四格皆以左右兩掬均勻為正格,左右不同為變格;四個格並各有二體,一是左右兩掬交會稱藏口窩,一是左右兩掬不交會稱張口窩。窩穴要圓淨彎環,切忌偏陷,因為窩穴兩掬彎環,目的即在藏風,保護乳、突免受風吹之害,若有偏頗或傾陷,則形成風口,風吹穴內,難免災禍,或是房分受損,所以古歌訣云:『巢形須是曲如窩,左右不容少偏頗,偏頗不可名窩穴,倒側傾鵚禍奈何。』
〈2〉、鉗穴形:鉗穴即是廖公所稱之『開腳穴』。凡稱釵鉗、虎口、合谷、夾穴、仙宮、‧‧等,皆鉗穴之異名。鉗穴因形狀可分雙鉗、直鉗、曲鉗、長鉗、短鉗、仙宮、單提、疊指等八格,其中直鉗、曲鉗、長鉗、短鉗、雙鉗等五種為正格,而邊直邊曲者稱仙宮,邊長邊短者稱單提,邊單邊雙者稱疊指,此三者為變格。
鉗穴由於砂手較直而不彎抱,無法收水,必須注意穴前是否界水,界水則堂氣聚,若無界水,則元辰直去而氣洩,故吳公秘訣云:『鉗穴元辰多不收,莫教直瀉退田牛,明堂融聚財砂遠,定有榮名播九州。』
〈3〉、乳穴形:乳穴即廖公所稱之『懸乳穴』,一名垂乳,一名乳頭。乳穴因形狀可分長乳、短乳、大乳、小乳、雙垂乳、三種乳等六格,其中長乳、短乳、大乳、小乳四種為正格,雙垂乳,三垂乳為變格。六格之中,各有二體,一是左右兩臂彎抱紐會,一是左右二臂彎抱而不紐會。
〈4〉、突穴形:突穴或稱泡穴,必須左右環抱,藏風聚氣方為真,若孤露受風,則生氣飄散,並不融結。突穴因形狀可分大突、小突、雙突、三突等四格,其中大突、小突為正格,雙突、三突為變格。
以上是楊公分論窩、鉗、乳、突,事實上,窩、鉗、乳、突四者是不可分的,葬理講求藏風避水,窩、鉗雖然形狀不同,目的皆在藏風,無窩、鉗則不藏風,無穴可點,故諺云:『穴若不開口,神仙也難下手。』意思是說:地形若不開窩或開鉗,根本就不融結,不能成為有用之地,就是神仙也無法點穴,所以說神仙也難下手。
〈三〉、論穴星
所謂『穴星』,是指穴之外形與五行配合而言,何謂穴之外形?即入首之山至結穴處,整個穴處範圍的形勢,五行即金、木、水、火、土,金圓、木直、水曲、火尖、土平,所以穴之外形為圓形者稱金星,長形者稱木星,波浪形稱水星,尖形稱火星,平頂者稱土星。
地理上談穴星,主要有二重用意──論生剋呼應與配合裁剪。或有論穴星者,不談穴星呼應,亦不配合裁剪,僅就穴星五行形狀,分正體、側腦、平面三大格,並貫以窩、鉗、乳、突四象,以定地之大小貴賤。
〈1〉、論生剋呼應:龍自祖山逶迤而來,至結穴處為止,必有起伏剝換,一山連著一山,星體各自不同,山體串連之間,會有生剋之情形產生。而眾山止處是真穴,穴處周圍必有眾山聚以為護衛,眾山星體不同,聚而呼應,則有護山星體與穴星呼應的情形產生。一般說來,呼應有五星聚講、五星歸恆兩種情形,生剋有生入、生出、剋入、剋出四種情形。
1、五星聚講:穴處與前後左右之山,恰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形狀,五行之形團聚,稱為五星聚講,有如孔門諸賢,相聚而講道德一般。五星聚講只要五星相聚即可,不論五星方位,何種星體居中為穴星,何種星體居前、後、左、右為護山,均可不論,亦不論生剋問題。
2、五星歸恆:五星歸恆亦是五星相聚,但五星各有定位。方位五行以北方屬水、南方屬火、東方屬木、西方屬金、中央屬土。因此五星相聚,若穴星為土星居中、水星帳於北、火星聳於南、木星列於東、金星侍於西,星體的位置及五行與方位五行完全吻合,則稱五行歸恆,又稱五行氣朝元,至貴之格,多結禁穴,主出聖賢。
3、生入生出與剋入剋出:龍脈之來,發祖山因山勢粗老,甚少結穴,必經層層剝換,山勢轉為秀麗之後,始結真穴;如植物之老幹甚少結果,必生嫩枝,始能開花結果。龍勢剝換,星體亦跟著轉變,至穴星之間,星體五行的關係有生入、生出、剋入、剋出等情形產生。所謂生入,是指龍來生穴,又稱順生,主大富貴。所謂生出,是指穴去生龍,又稱逆生,主漸致貧窮。所謂剋入,是指龍來剋穴,又稱順剋,主致凶絕。所謂剋出,是指穴去剋龍,又稱逆剋,亦主大富貴。
〈2〉、配合裁剪:楊公云:『觀星裁穴始為真,不論星辰是虛誑。』意思是說;先觀察穴的外形,看屬於何種穴星,再依星體加以裁剪,始能裁出真穴,若不論穴星,胡亂裁剪,難免失真。
楊公金鋼鑽法葬圖訣一書,即是專論穴星與裁剪之書,因巒頭形勢甚少有十全十美者,砂水繞穴,或有太過、或有不足,趨全避缺,裁剪成形,始能發揮作用,如砂之長大粗頑者謂之有餘,宜鋤宜鑿,以制其過,低縮薄弱者謂之不足,宜推宜培,以補其不足,水之傾洩者,宜築推培沙之留阻之‧‧等。
楊公之法葬圖訣,就穴星形狀,分成金星局形、木星局形、水星局形、火星局形、土星局形五大部分,裁剪時或鋤或鑿、或推或培,除了取穴形之完整外,並注意是否五行相生,以相生為吉,相剋為凶。
〈3〉、論正體、側腦與平面
『地理人子須知』將穴星分為正體、側腦、平面三大格,其云:『一曰正體:夫所謂正體者,以其星辰頭面端正規模尊重也。凡正體穴星,鐘五行之正氣,融星象之正形,故其結作若星體清秀,主極品之貴;星體龐濁,龍非正格,亦主小貴巨富。二曰側腦:夫所謂側腦者,以其星辰頭腦偏斜而形體欹側也。凡側腦穴星,頭顱雖有不同,融結本無異別,但其閃巧奇藏,故必以樂拖為準。若星體清秀,龍合上格,主貴有威權,若星體龐濁,龍無正格,主慳吝、詭詐、殷富。三曰平面:夫所謂平面,以其星辰倒地而形體平夷也。凡平面穴星,高低雖有不同,力量本無二致,若星體清秀,龍合上格,主富貴綿延,若星體龐濁,龍格不明,亦主富厚。』
因地形大小貴賤之間,僅憑個人的觀察與判斷,出入頗大,應用時亦常有困難發生,但先賢既有此種說法,或有其存在價值,以下節錄『地理人須知』所載以資參考:金星穴:金體必圓,其上下皆圓而身高者曰太陽金,上圓帶方而身低者曰太陰金,各有正體、側腦、平面三格,三格又各有窩、鉗、乳、突之形,方為真結。1、正體金星穴格:形圓而端正者也,穴結於中。2、側腦金星穴格:形圓而身側者也,穴結於旁。3、平面金星穴格:面仰而身圓者也,穴結於頂。
木星穴:木星必直,其未必圓,凡穴星上尖而圓,身直而聳者是也。端正者曰正體,欹側者曰側腦,倒地者曰平面,各有窩、鉗、乳、突之形,方為真結。1、正體木星穴格;頭圓身聳而端正者是也,穴結於中。2、側腦木星穴格;頭圓身聳而欹側者是也,穴結於旁。3、平面木星穴格;面仰而身平長硬者是也,穴結節苞。
水星穴:水性本動,其質柔弱,賴金以成,必兼金方能結穴,金圓水曲,凡穴星頭圓而身曲者是也。有三大格:端正者曰正體,欹斜者曰側腦,倒地者曰平面,各有窩、鉗、乳、突之形,方為真結。1、正體水星穴格:頭圓身曲而端正者是也,穴結於中。2、側腦水星格:頭圓身曲而欹斜者是也,穴結於旁。3、平面水星格:面仰身曲而倒地者是也,穴結於頂。
土星穴:土星厚重,其形端正,凡穴星頭方正而身平者是也。有四大格:端正者曰正體,偏斜者曰側腦,頭方而中凹者曰凹腦,倒地者曰平面,各有窩、鉗、乳、突之形,方為真結。1、正體土星格:頭方身平而端正者是也,穴結於中。2、側腦土星穴格:頭方身平而欹斜者是也,穴結於旁。3、凹腦土星穴格:頭方而中凹身平者是也,穴結凹下。4、平面土星穴格:面仰而身倒地者是也,穴結於頂。
火星穴:火星大多作祖山或砂口,最難直接結穴,因火性至燥,金入而溶,木入而焚,水入而凅,土入而焦,故火星少結穴。若有結穴,必變出土星,但有木乳,於乳尖處剪之,謂之剪火法,而且須開鉗開口,否則不可葬。
歷觀四方名墓,金、土二星穴最多,木星次之,水星又次之,而火星之穴,未見其一,惟江西省景德鎮,是火星入首,落脈穿田,然四面皆水,水以濟火,故亦有融結,然其為陶冶之場,數十里間煙燄燭天,晝夜不息,此為火星之應。
〈四〉、論穴證、點穴與乘氣
所謂『穴證』,是指穴處周圍環境,足以作為結穴與點穴之證佐者,不但證明結穴與否,而且證明結穴之點,以利點穴。
凡是真龍結穴,必有證佐,證佐多寡不定,一般而言,求之於前則朝案美,明堂正,水勢聚,求之於後則樂山峙、鬼星撐,求之於左右則龍虎有情,纏護俱夾,求之於穴下則唇氈正,求之於四方十道全,求之於界水則分合明白,此皆穴之證佐。
故穴處的點定,必先觀察周圍環境,如左右龍虎、前朝後樂、山形水勢‧‧等,體會造化之精神,始能點出真穴。葉九升云:『穴證者,穴未點定,求諸證則易得,穴先點定,察諸證則易信也。』意思是說:穴未點定時,可藉由穴證,迅速找出穴的正確地點,若穴已點定,也可籍由觀察穴證,判斷所點的穴位是否正確。可知穴證的存在,乃天造地設,自有其妙用。
地理中什麼叫龍?山脈的統稱叫龍,具體說,靠近水的山叫龍,不靠近水的山叫山。現在我們去尋龍,第一步,須登上太祖山,然後經過少祖山、父母山,看龍是怎樣出身和剝換,行走,然後經過反覆開帳,穿帳過峽,束氣,行到有河流,湖泊的地方,入首,突起穴星沙交水會陰陽交配,化氣結穴,這一過程就是尋龍。
一、太祖山太祖山即是龍的祖宗山,即是發源地(中國龍的太祖山,就是崑崙山)。他屹立在萬山群嶺之中,巍然高大,聳入雲霄,如鶴立雞群高高聳起,樹木茂盛,常有雲霧紫氣潦繞,山青水秀甚是秀麗壯觀,有龍樓、鳳閣、天池、天梯、護衛等。吉祥物在雲霧中若隱落現,到達山腳下遠眺好比進入仙境一樣,使人心曠神怡。尋太祖山的目的是:1、尋祖認宗;2、看太祖山之貴賤美惡,可知其龍的氣勢與福祿效應。但是我們應該明白,有了太祖山,不等於龍就好,有的祖山結小地的,有祖山低矮而頓起星峰結大地的,當然太祖的美惡也有遺傳因素。
二、少祖山現在我們從太祖山,順著一條龍背(山脈)走去,經過一段起起伏伏,彎彎曲曲,或小或大,形如蛇行一樣左右擺動,有時,突然變小,又變大,有時突然鼓起一個球狀而且左右有山脈護送,行程漸漸由窄變寬,由寬變窄等千變萬化的形狀,一言難盡。不過二、三節處,忽然突起高大山戀,此山就是所謂的少祖山。
三、父母山我們從太祖山乘風而下,長驅直池,經過不斷的連綿起伏、跌頓、行至將近結作處又起高峰,高聳鶴立於群山之中,這是少祖,自此一路而行又經過不少起伏,曲直,左右盤龍,或大或小,直到玄武頂後一節之星峰為父母,父母之下的落脈處為胎,其下之束氣處為息,至此再起星面,則玄武頂為孕,結穴處為育。
以上是講龍的祖宗?父母、胎。息、孕育,成穴的一脈傳承的關係。古言:”胎育孕育,變化無窮”,”萬里之山各起祖宗,而見父母,胎息孕育,然後成形,是以認形取穴,明其父之所生,母之所養”請大家深刻理解此函義。
四、龍的出身龍的出身也和人一樣,有富貴貧賤,有兇惡善良之分,邪惡者禍國殃民,正直善良者,天下受福。善良富貴之龍的特徵前呼後擁,生動活潑,草木蔥鬱,靈氣活現,給人一種以美麗宏大,無限活力,充滿希望的感覺,催人奮進,忘我追求。兇惡龍的特徵巨石磷峋,草木稀少,左崩右缺,滿身尖利,兇氣迫人,孤家寡人,給人的感覺是寒氣迫人殺氣騰騰,無情,恐懼等等。貧賤龍的特徵是:硬直、懶惰,草木枯死,孤獨,給人的感覺是心灰意冷,渙散,沒有希望。
五、龍的剝換剝換就是變化,天地之變化,無窮無盡,有好的變壞,也有壞的變好,龍的變化,是山水秉承天地日月之精華在演變。玄妙之間,即是吉節禍福。應驗之機,”一剝一換大生細,從大剝小最奇異,剝換退卸見真龍,小峰依舊狼星起。剝換如人換好裝,如蟬退殼蠶脫衣。”
剝換之法有以下三種:
一、以五行說:
(1)陽資陰育,即日(金木火)剝變(水土);
(2)陰藉陽生,即陰(水土)剝變(金木火)。
2、以山體說:
(1)退卸剝換粗變細,凶星變吉星;
(2)老龍剝換生嫩枝跌斷不嫌多;
(3)從大剝小最奇異,剝換退卸見真龍。
3、以九星說:古人言”凡觀一星便觀變,識得變星知遠近,遠從貪狼至破軍,換盡龍樓生寶殿,一剝一變形不同,豈可盡言顧祖宗,君如識得變星法,千里百里尋來龍”。
(1)貪、巨、輔、弼為吉星;
(2)文、廉、祿、破四星為兇。
六、開帳帳:比喻,現在南方用的蚊帳,來龍開帳,形如帳幕,兩房分明,闊的有數十里,或五、六里,狹的有一、二里,是佔驗結穴重要證據之一,一般以開帳穿心為貴,開帳而出最有力,金木為上,水星次之,中出者為上,兩邊出者次之,巨石在右為天關,在左為地軸,形似龜蛇,串珠印劍等格尤妙。還有開帳穿心須是旁起,而肩末如弓稍,橫鋪闊遠,環抱有情。開帳的種類有如下幾種:十字帳形、丁字帳形、出帳貴人、入帳貴人等。
七、過狹峽,好像人的喉嚨,是致使的地方,是龍的真氣聚洩的地方,所以風水師地辯認過峽非常重視。峽也有吉凶之區別,蜂腰鶴膝最貴,忌風吹,水劫,所以真龍過峽必須有迎有送,有扛有夾,護衛周密,分水清晰,避免風吹水劫。如下是審峽定穴的幾種情形。
1、峽正出,則穴亦正,左出,則穴居左,右出則穴居右。
2、正出斜過者,則穴亦正出而斜倒,側出而正過者,則穴亦側出而正倒。
3、透頂出脈者,則穴居腳下,腳下出脈者,則穴居頂上。
4、山護者,穴結山藪,水護者,穴結水邊。
5、去山小而無迎者,氣將欲伏,其結穴於近處,去山大有迎者,氣正發其穴必結在遠處。
6、峽中左砂短,則穴前左砂必先到,峽中右砂短,則穴前右砂必先到。峽的種類很多,有陽峽、陰峽、曲峽、直峽、長峽、短峽、闊峽,等等,由於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列舉。
八、龍的入首看龍的美惡和貴賤,不必要從很遠的地方看,更不要從太祖看起,那是次要的,更主要的是從入首後二、三節,四、五節內,或者至少祖山這段距離最重要,好龍必須要近穴,所謂來龍看到頭,就是這個道理。來龍入首,有遠龍來得不好,將要入首近穴時剝變為好龍,是吉地,但年代久了,行到跌斷後,龍氣不接即敗,還有遠龍來得好,在入首近穴時變壞不吉,主凶,不可下葬。
現將五種常見龍入首格式告訴大家,日後在操作中,注意詳細觀察審定,造福大眾。
1、直龍人首格,此格最吉,龍從後入首,頂對來脈,而結穴,這種撞背龍結穴發福最快,這種格式氣勢雄大,必有餘氣為毯、為唇。
2、橫龍入首格,龍從橫邊來,橫脈入首而結穴,或從左來,或從右來,但一定要穴後有樂,有鬼,才有真穴,這種穴不宜元辰直長。
3、飛龍入首格,即是上聚仰高而結穴,其勢高而昂,故曰”飛龍”,必須四應皆高,立聳上聚,仰勢受穴,方為真結,此穴力量最大貴重富輕,主要是來水不聚,必有交牙關鎖。
4、潛龍入首格,龍氣撒落平地而結穴,叫潛龍、必須要平而有凹,或有開口,水勢環繞,方為真結。
5、回龍入首格,翻身顧祖而結穴,叫回龍,經雲”宛轉回龍似掛鈎,未作結穴先作朝,朝山皆是宗與祖,不拘十里遠迢迢。”其他還有大回龍,小回龍,及盤龍空等格。
九、入首龍的貴賤
亥龍受穴位三公,子孫富貴壽先翁。
壬癸水龍稱天輔,武將家庭多富足。
子龍高起坎氣清,定出高官學問人。
醜龍平行真又艮,男女多應家豐享。
艮龍天祿孝義門,局備財豐爵王號。
甲寅行龍若受穴,痼症乞殘癆療折。
卯龍庚向庚砂水,武將旌旗耀中華。
乙龍才星栽接木,難免換養螟蛉續。
辰山夭亡賊送兒,局羨漸窩人丁稀。
巽龍為人尚書位,女榮男貴慶有餘。
巳龍天財豐財帛,但主富貴人英傑。
丙主優遊財有餘,局羨清貴著名譽。
午龍懶緩貴高騰,辰戌亥照害刑克。
丁龍南極人壽巧,不染未氣榮華早。
未挨丁行宜向艮,穴挨左位人顯貴。
坤龍局美富亦至,尚無未來寡僧尼。
申龍穴坐庚金星,微挨老陰財丁盛。
庚龍地祿主威風,局備將軍膽氣雄。
酉龍清香少微坦,文章科甲點州縣。
辛為天節主忠孝,不染戌氣登科甲。
戌空孤淫疾惡人,局美漸富候庸平。
乾龍寡少育生,局美染異以名成。
亥艮巽辛卯龍至,幼母曲折染為氣。
亥乾平分是行龍,乾亥中抽須裁酌。
亥多乾少堪扦葬,乾多亥少不可作。
乾亥抽頂宜右落,亥壬抽頂宜左落。
本此一端以為例,醜艮寅亦可推度。
艮龍落醜半主吉,艮軸寅頂瘋育疾。
午丙雜來回祿殃,辰巽並落男女傷。
丁雜午未家陵嫂,真龍富貴隨偽來。
真落真脈為速達,但恐情上有興衰。
審龍真為定主穴,收放乘氣有相機。
若能曉得天面機秘,及與仙師輩同列。
十、星體的識別星體的識別很重要,他是怎樣辯別星峰的吉凶的一門知識,是風水學中不可缺少的,龍之美惡在於身,身之吉凶見於星,未入山,首先看見的是星峰,尖、園、方、秀者為吉,破,碎、欹、弱、骨露者兇。
1、五星,即用金、水、水、火、土,用五行把山峰進行分類。
(1)金星形:頭園,足闊,形園,歌曰:”金似覆釜兼仄月,是武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