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初六,用拯馬壯,吉。九二,渙奔其機,悔亡。六三,渙其躬,無悔。六四,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九五,渙其汗,大號,渙王居,無咎。上九,渙其血,去逖出,無咎。

 

彖曰:渙亨,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圖:小配)

渙散、離散,逃難,化解危險。

渙卦卦義為離散,逃離危險。但「渙」字當作奐,大美的意思。奐又可假借為渙或換。經文中多數渙字可解釋為逃離,或大美,少數可解釋為換。

帛書作渙,帛書易傳與歸藏作奐。上博簡卦名作,清華簡作。與可能就是奐的古字。

《說文》:「渙,流散也。」渙原本為水流離散之狀,引申為渙散、離散,這也是《雜卦》說的:「渙,離也。」《序卦》說的:「說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渙者離也。」這是以渙為離散之義。崔憬解釋說:「人說,忘其勞死,而後可散之以徵役,離之以家邦。」

《說文》:「奐,取奐也,一曰大也。從廾,夐省。」帛書《二三子》:「卦曰:『奐亓肝大號。』孔子曰:『奐,大美也。肝言亓內,其內大美,其外必有大聲問。』」此以奐為大美。

卦像下坎水,上巽木,水上有木之象。巽木為舟楫,水上巽木即渡水濟險,所以卦辭說「利涉大川」。此《繫辭》所說:「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渙。」水上浮木雖能救人,但漫無方向,因此渙卦可濟險但難成事。又坎是加憂,心病,巽風以散之,所以又有散心,釋疑,除去心病之象。坎為均佈,風吹而散之亂之,渙散、散亂之象。

《序卦》:「說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渙者離也。物不可以終離,故受之以節。」渙卦是繼兌卦而來,兌為說服,說服之後人就放心,放心之後人就離散,所以就需要節制。

渙卦之道雖然可以濟險,有病亦可散之,得到緩解,但若是用於做事,則反而難成,必需注意心理的管理。如軍隊打仗,若軍心渙散、毫無軍紀,則必敗無疑。這也是為何渙卦之後接著是節卦,節就是節制的意思。得渙卦,危險可以渡過,但凡事需注意如何收拾渙散的人心。

與渙卦很像的是解卦,兩卦都是化解危險的意思,但於手段與方式上有所不同。解卦是以震行,也就是積極的行動與作為來脫離危險。渙卦則是巽,以舟楫行水,也就是利用外力與智慧來渡險。

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

《彖》曰:渙亨,剛來而不窮,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廟,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象》曰: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於帝,立廟。

大美,亨通,大王來到了宗廟。利於渡大河,利於貞定。

君王到宗廟意謂有大事,集合眾人以敬告於鬼神,有凝聚人心的效用。利涉大川,有利於涉險行事的意思。

王假有廟:大王到了宗廟。假,通徦,至,來到的意思。有,同於。帛書作「王叚於廟」,上博簡作「王叚於庿」。假或假借為嘏,大,至大、極至的意思。王大有廟,意味君王偉大而擁有宗廟。

《象傳》說:「渙,先王以享於帝,立廟。」渙之時人心渙散,需要收拾與凝聚人心,因此先王享祀天帝,建立宗廟。

初六,用拯馬壯,吉。

《象》曰:初六之吉,順也。

以強壯的馬來拯救,吉。

在渙散初期,很容易拯救,更何況得到壯馬。初爻,還有壯馬,都是「立馬」、「快速」的隱喻,言盡早、盡快拯救為吉。

拯,拯救。 「用拯馬壯」為「馬壯用拯」的倒句,與明夷六二「夷於左股,用拯馬壯吉」同。明夷九二言逃難中大腿受傷而無法逃跑,若有壯馬則能快速逃難,因此而吉。同理,此處的吉並非有所獲得或成就的吉,而是能夠化險為夷,平安逃難的吉。

九二,渙奔其機,悔亡。

《象》曰:渙奔其機,得願也。

渙散逃到一個可以倚身安歇的地方,不再後悔。

機為幾的俗字,古人休息時拿來依靠的東西。引申為憑藉,憑藉以休息。隱喻為依靠、安歇。

帛書作「渙賁其階」。賁為飾,通鼖,也有大的意思。 「渙奔其機」亦可作「奐賁其幾」,奐為大美,奐賁是大美中的大美。或者意指將「幾」裝飾得很美麗的樣子。

六三,渙其躬,無悔。

《象》曰:渙其躬,志在外也。

自己逃難,無悔。

初六到六三下三爻都處於危險之中,三爻只有六三與上卦巽木的上九相應,所以是唯一有能力取得外援以逃離危險者。渙其躬,散自身之危難。躬,自身。

「渙其躬」也可作「奐其躬」,通「煥其躬」,大美其自身,讓自己光鮮亮麗的意思。

六四,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

《象》曰:渙其群,元吉,光大也。

解散其群眾,大吉。逃離到山丘,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到的。

「渙其群」也可作「奐其群」,大其群的意思。擁有的群眾眾多,所以為吉。 「渙有丘」通「渙於丘」,逃離至山丘。

渙卦講的是乘舟濟險之事,丘為高地可避水之患。前言「渙其群」,言水患或災難之來,即時解散群眾讓大家獲得平安。後言「渙於丘」為群眾成功逃難到高地上。

「渙有丘匪夷所思」,傳統解釋非常分岐。一、要救濟的困難如山丘,不是平常人所能夠想得到的。丘與夷都是雙關語,山丘喻困難,夷是指平地,比喻簡單。兩句意思為,大有為者所能夠做的功業之大,以平常人的心胸、思維是無法理解的。二、依王弼,作「渙,有丘匪夷,所思」,內心所思考的是仍有山丘沒有剷平,憂心仍然有困難未平。丘喻指困難,匪夷即未平,夷為剷平。三、朋黨散去之後又重聚為一大群,不是常人所能想到的。朱熹將前言「渙其群」解釋為散去朋黨,「渙有丘」為朋黨聚而成丘。四、依程頤,為天下渙散,眾人離散之後,又能重新群聚,這般功業,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到的。

彖曰:渙,亨。剛來而不窮,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廟,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象曰: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於帝立廟。

初六:用拯馬壯,吉。

象曰:初六之吉,順也。

九二:渙奔其機,悔亡。

象曰:渙奔其機,得願也。

六三:渙其躬,無悔。

象曰:渙其躬,志在外也。

六四: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

象曰:渙其群,元吉﹔光大也。

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無咎。

彖曰:渙,亨。剛來而不窮,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廟,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象曰: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於帝立廟。

初六:用拯馬壯,吉。

象曰:初六之吉,順也。

九二:渙奔其機,悔亡。

象曰:渙奔其機,得願也。

六三:渙其躬,無悔。

象曰:渙其躬,志在外也。

六四: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

象曰:渙其群,元吉﹔光大也。

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無咎。

0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