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英語:Earth Day)定於每年4月22日,是一項世界性環境保護活動。地球日活動是1970年代於美國校園興起環保運動,1990年代這項活動美國走向世界,成為全世界環保主義者節日和環境保護宣傳日,這天國籍人們方式宣傳和實踐環境保護觀念。
最初地球日選擇春分節氣,這一天是地球生日,地球誕生日子,陽光可以同時照耀南極點和北極點上,這代表了世界,同時象徵着人類要拋開彼此間爭議和,和諧共存。傳統上很多國家有慶祝春分節氣傳統。早期聯合國每年春分舉行世界地球日活動。
1969年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英語:Gaylord Nelson)美國各大學舉行演講會,籌劃次年4月22日組織越戰主題校園運動,但是1969年西雅圖召開籌備會議上,活動組織者之一,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斯提出運動定位於全美國、環境保護主題草根運動。1970年4月22日美國各地總共有超過2000萬人參與了環境保護運動,這次運動使得每年4月22日組織環保活動成為一種慣例,美國地球日這個名號春分日移動到了4月22日,地球日主題轉而趨向於環境保護。
現在人們普遍認為1970年4月22日美國發生第一屆地球日活動是世界上大規模羣眾性環境保護運動,這次運動催化了人類現代環境保護運動發展,促進了發達國家環境保護進程,並且直接催生了1972年聯合國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而1970年活動組織者丹尼斯·海斯人們稱為地球日父。
每年 4 月 22 日是「世界地球日 Earth Day」,這個具意義日子是 1970 年開始,如今滿 53 週年!然而我們響應「世界地球日」提倡環保、愛地球同時,來瞭解一下:53 年前發生了什麼事,促使了「世界地球日」產生?以及到了現在,有哪些環境議題是我們繼續關切?如果環境問題漠不關心,我們會會再有下一個 50 年説呢……
講到「世界地球日」起源前一年,是 1969 年「聖塔芭芭拉漏油事件」開始説起。1969 年一月,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 Santa Barbara 鄰近外海一個聯合國油井發生爆炸,不僅噴出了超過 300 萬加侖(約 1,135.6 萬公升)油,殺死了超過 10,000 多隻海鳥、海豚、海豹和海獅生物!應這場災,動員了環人士發起了製定關環境法規運動,同時是「世界地球日」開端!
世界地球日是因 1969 年「聖塔芭芭拉漏油事件」而起,然而石油對海洋生態破壞是問題!
聖塔芭芭拉漏油事件發生後隔年, 1970 年 4 月 22 日,首屆「世界地球日」舉行,美國威斯康辛州參議員蓋洛尼爾森 Gaylord Nelson 和青年主義者丹尼斯海斯 Denis Hayes 發起,號召了 2,000 萬民眾走上美國街頭,要求乾空氣水源,呼籲人類愛護地球、停止破壞,這當時是美國有史以來規模環保遊行活動,同時促使了美國國會迅速通過多項環境保護相關法案!
首屆「世界地球日」後,開始全球響應,到了 1990 年全球已有 141 個國家、超過 2 億人參與「世界地球日」活動,地區座談會、遊行、文化表演、實際環境……形式來響應。而到了現在,「世界地球日」是全世界多人參與公民運動!
世界地球日每年4月22日,今(2023)年到53週年,主題是「投資我們星球(Invest In Our Planet)」,非政府組織EARTHDAY.ORG透過投資星球方式,呼籲大家響應環保行動。世界地球日由來是什麼?什麼各國開始關心環保議題?怎麼做可以響應環保?
世界地球日成立,是1969年一場「聖塔芭芭拉漏油事件」衍伸而來。1969年1月,位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外海岸一處油井漏油,奪走了上千隻海鳥、海豹、海豚海洋生物性命。這起事件啟發了時任威斯康辛州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Gaylord Nelson)於推行環保運動想法,加上當時學生團體反戰運動風氣,尼爾森決定透過校園巡迴演説,爭取大眾媒體「空氣和水污染問題」關注。
爾後,尼爾森找上共和黨眾議員麥克勞斯基(Pete McCloskey)擔任他副手,並社運人士海斯(Denis Hayes)規畫校園演説內容。讓多學生參與,他們選定一個界於春假結束後到期末考前日期,4月22日進行活動,成了世界地球日(Earth Day)開端。
隨著多人加入尼爾森行動,組織正式名稱改為Earth Day,他們1970年4月22日舉行首屆世界地球日活動,吸引超過2000萬位美國人走上街頭示威遊行、發表演説,工業發展造成環境污染與人民問題爭取權益。
這些活動促成了美國政府於環境議題重視,讓美國1970年成立國家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並通過多項關於環境保護法案,包含《國家環境教育法案》、《美國空氣法案》。後美國通過《美國淨水法案》、《瀕危物種法案》,讓人類和生態得以受到法律保護。
1990年,世界地球日活動因為推廣資源回收議題,促成1992年聯合國地球峯會 (Earth Summit)舉行,自此世界地球日全球各地受到重視,至今已有橫跨195個國家、超過5000個環保組織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響應,顯示環保議題已成為世界關注焦點。
延伸閱讀…
提倡環保觀念之外,「氣候變遷」是我們應該時刻關心,並付諸行動議題。2023年3月19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公佈AR6 Synthesis Report:Climate Change 2023總結報告,示警氣候變遷不僅人類和生態造成衝擊,於所有國家發展增加威脅。報告指出,近年來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温室氣體排放量持續上升,人造成氣候變遷不只導致許多極端氣候事件、,危害人類和動物生存空間,全球化現接近無法逆轉臨界點,若積極採取行動,生活地球上我們迎來多災難。
我國科技部團隊研究顯示,暖化下升温影響範圍甚,假設升温2℃,水稻會減產,對高温漁產養殖會受到波及,登革熱發生機率會帶增加,冬季空氣品質日子會增加。
面氣候變遷隱憂,行政院預計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正式成立「氣候變遷局」,原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改制,人力48擴增至88名,負責擬定並推動氣候變遷相關政策,設定目標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
認識環保議題,像是參加講座、展覽
若想瞭解哪裡有相關活動可以參加,EARTHDAY.ORG建立了一個地圖,大家搜尋、報名鄰近活動,台灣例,有restyle2050循環購物、SINGTEX REFIT衣回收二手。
我衞福部響應世界地球日,提醒民眾注意飲食,呼籲選擇穀物、蔬菜、水果植物性食物,不但可以減少碳排放,還能免於罹患心血管疾病及中風風險。衞福部並提供選食三原則:購買當令且未加工食材,善用豆、魚、蛋、肉選擇順序減少碳排量,以及攝取多種類食材。
延伸閱讀…
女星Selina(任家萱)與男友小徐有了愛結晶,預計於秋天卸貨寶貝兒子「腰果」,目前懷孕7個月她,近期多次出國享受人生,倆口最近一次同遊日本沖繩,其中Selina實現浮潛夢想,挺著大肚下水,不料起來後發現胎兒反應,讓她嚇壞,所幸到後只是驚一場。
記者鍾智凱/台北報導 52歲資深女星和家馨今透露她去年2月切除子宮,原因是子宮肌瘤造成壓迫,害她月每2個禮拜來一次,一次要來一個禮拜,害她生不如死,去年2月送急診
今年第四號颱風泰利,中國大陸廣東、廣西前進,台灣沒有直接影響!不過,緊接著,專家預估,今天晚間菲律賓東方海面,會生成一個熱帶性低氣壓,接著週四或週五,成為今年第五號颱風杜蘇芮。而目前,歐洲模式預估,杜蘇芮可能穿越巴士海峽朝大陸方向前進,台灣影響不容覷,美國模式預估,可能沿著台灣東側北上轉彎,影響北台灣。
[NOWnews今日新聞](19)日台灣天氣是受到南方雲系影響,在台東恆春半島會有陣雨,鄰近花蓮、南部地區有陣雨,其他地方多雲到晴,要留意午後雷陣雨。目前菲律賓東方海面有低壓擾動正在發展,預…
熊熊(卓毓彤)今(18)宣佈結婚喜訊,決定7年前愛Mars走向人生另一個階段。熊熊情史,但時遇人不淑、虧,如今總算遇到人。熊熊12點個人YouTube頻道上傳一支與老公同框影片,公開兩人愛情故事。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行天宮爆發受贈爭議!台北市張女指控行天宮,她87歲張父9户總價值逾9億房產捐贈給行天宮後,行天宮履行「照顧餘生」承諾,且張父失10年
最初地球日選擇春分節氣,這一天陽光可以同時照耀南極點和北極點上,早期聯合國每年春分舉行世界地球日活動。
到了1969年,當時有人籌劃次年4月22日組織越戰主題校園運動,但籌備會議上,活動改定位於全美國、環境保護主題運動。1970年4月22日當天,美國各地總共有超過2000萬人參與了環境保護運動,這次運動使得每年4月22日組織環保活動成為一種慣例,美國,地球日這個名號春分日移動到了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