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3個節氣,每年8月8日或9日立秋。北斗指向西南。太陽黃經135°。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後,氣温下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秋,揪,物於此而揪斂。”。立秋預示着夏天即過去,秋天即來臨。立秋後雖然一時暑氣消,有“秋老虎”餘威,立秋稱交秋,但總趨勢是天氣。
立秋不僅預示着夏天即過去,秋天即來臨。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到了。古人立秋作夏秋之交時刻,重視這個節氣。
立秋主要習俗有:立秋節、摸秋、秋忙會、貼秋膘。立秋節,稱七月節。時間公曆每年8月7日或8日開始。民國以來,農村中,立秋這天白天或夜晚,有預卜天氣涼熱之俗。有西瓜、四季豆嘗新、奠祖風俗。有立秋前一日,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風俗。
摸秋,夏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這天夜裏婚後生育婦女,小姑或其他女伴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
今年夏天關於高温新聞是一波接着一波來,不過大家不用擔心,有一週立秋了,而且今年還是早秋,會涼一些。下面我們來看看2017年立秋是哪一天,什麼2017年立秋是早秋。
2017年立秋是陽曆8月7日,週日,農曆7月初五。
2017立秋節氣於公曆(陽曆)2017年8月7日。話講:立秋,涼颼颼,晚立秋,死牛。立秋,秋天會,温度下降,和夏天有反差。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3個節氣,每年8月8日或9日立秋,所謂早早秋晚秋含義是什麼?古人是沒有陽曆,他們曆走。一般而言,立秋多在陰曆六、七月交,立秋只是一個瞬間時刻。所謂“立秋晚立秋”指立秋時刻太陽出來之前還是太陽出來後。是立秋還是晚立秋看這個時間點是什麼時間,早指是0點-12點這一時間段,晚指是12點-24點這一時間段。
我國立秋為秋季開始,立秋預示着夏天即過去,秋天即來臨。立秋後雖然一時暑氣消,有“秋老虎”餘威,但總趨勢是天氣。2017年立秋是哪一天?陽曆8月7日!
亮瞎眼!全球唯一鈔票市場,賣鈔票如賣菜
説起油菜花,婺源人多,這裏才是最佳!
世界上海拔公路,中國!
【2018哈爾濱冰雪節】2018哈爾濱冰雪節時間-地點-門票,哈爾濱冰雕展
新華社天津8月6日電(記者周潤健)“風吹一片葉,萬物驚秋。”《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8月7日21時31分迎來“立秋”節氣,末伏夏盡,涼風。立秋到來,整個秋季拉開序幕。
瞭解,立秋是秋季第一個節氣。我國古人觀察,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意思是説立秋過後,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接着,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並且秋天感陰而鳴寒蟬開始鳴叫。
延伸閱讀…
我國大部分地區來説,立秋只是進入名義上秋天,氣象學以5天日氣温降到22攝氏度以下作為秋季開始,這個標準,我國很少有立秋進入秋季地區,各地天氣。
“立秋處中伏和末伏之際,暑氣存,天氣會馬上起來。”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豔玲提醒説,此時節,公眾要密切注意天氣預報,出現“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
每年公曆8月7日或8月8日稱為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第13個節氣。而秋天是“候平均温度”來劃分,當地5日平均温度22度以下,才算進入秋天。
如此看來,我們有段時間。千萬讓等待變得遙遙,讓打消滿滿。立秋後,很多地區處於炎之中,盛夏餘消,因此素有“秋老虎”稱。
“秋”字禾火字組成,是禾穀意思。
有《立秋》詩云:“一葉梧桐一報秋,稻花田裏話豐收。雖非盛夏還伏虎,有寒蟬唱不休。”你解詮釋立秋節氣特點。
立秋時節,晝夜温差加大,飲食上應堅持祛暑,多食用一些滋陰潤肺食物。醫學專家認為,秋季燥氣上升,傷津液,因此,飲食上應以滋陰潤肺宜,可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食物,胃生津。另外,多吃豆類食物,吃油膩厚味之物。
延伸閱讀…
考慮到天氣可能會依舊炎熱,可多吃蔬菜、水果來降暑祛熱,可及時補充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中和體內多餘酸性代謝產物,起到火解毒作用。蔬菜應選擇新鮮汁多,如:黃瓜、冬瓜、西紅柿、芹菜。水果應食用養陰生津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另外需要提醒是,立秋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引發胃、腸道疾患。因此,脾胃虛寒者注意食用過多。
中醫專家認為,立秋過後,肺秋季相應,而秋季乾燥,傷肺,產生疾病,因此需要潤燥、養陰、潤肺。而此時,肝臟、心臟及脾胃處於階段,因此,立秋過後肺功能開始處於時期,因此要加強調養,使肺氣不要過,影響機體。
專家指出,要多潤肺,多補充水分,食辛辣、燒烤、油膩、傷胃食物,相反,可多吃點果仁類食物。起居宜早起卧,多呼吸新鮮空氣,多做深呼吸,以及時排出體內有害物質。注意做運動,勞作,可慢跑,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質。
立秋過後,我們會發現晝夜温差變大。白天氣温到了晚上,會開始變得起來,因此,早晚温差過引起頻發感冒。但立秋並不是秋天到來。炎夏餘熱消,“秋老虎”還可能虎視眈眈,而天氣轉向乾。是立秋過後,還可能於炎熱之中,而這種氣候有時候可能要延續到九月,天氣才能起來。因此,立秋後應心“秋老虎”,小心中暑。
預防中暑,親們要保證睡眠,注意補充水分,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不要時間待空調房裏,以免室內外温差過引起“風”。外出時,記得隨身備藿香正氣、金銀花露防暑用品,同時做好防曬工作。
夏季,總有厭食感。馬上到立秋節氣了,後天氣開始轉涼,微風習習,到處瓜果飄香……人們開始萌發了要做點兒好吃想法,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説。
秋天是季節,各種瓜果田野裏飄。立秋這天夜晚人們瓜園中摸回各種瓜果,俗稱“摸秋”。
相傳元末,淮河流域出現了一支農民起義軍,這支隊伍紀律。一天這支起義軍轉移到淮河岸邊,深夜不便打擾百姓,野露天宿營。少數戰士飢餓,田間摘了一些瓜果充飢。此事主帥發覺,天明準備其治罪。村民們得知後,主帥求情。有一老者隨口説道:“八月摸秋不為偷。”那幾戰士因此話而獲赦免。那天是立秋節,從此留下了“摸秋”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