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揚州,柳樹蒴果熟了。蒴果,天氣下,炸裂。每一個小小的蒴果裏面,針尖大小種子外,白色絨毛。這些白色絨毛,攜帶着種子,隨風飄散如飄絮。記者昨在揚城探訪途中,發現道路上飄有白色柳絮。
春華春實,柳絮紛飛時
柳樹開花結果時間,早在柳樹冒芽時候開始開花結果了,花果基本同期。
京華城路,幾棵垂柳雌樹上,掛滿了累累,柳條壓得筆直筆直。這些,稱為蒴果。與“春華秋實”,柳樹,,春華春實。,後柳樹蒴果了。
柳樹蒴果雖小,但果數量。記者清點了一下,一枝長10釐米小枝條上,有10個果串。蒴果雖小,但包裹裏面絨毛,當蒴果炸裂時,絨毛散開來,體積膨大。
雖然同在揚州,但於環境,柳樹蒴果期,略有,但並會多。
揚城柳絮多,不僅因為柳樹蒴果多,是因為柳樹多,且柳樹雌樹佔比(柳樹是雌雄異株植物,只有雌樹結果)。古運河畔、荷花池公園、引潮河岸、攬月河岸、山河岸……作為揚州市樹,揚城柳樹栽種很多,有河地方,基本有柳樹。
柳絮輕,大量蒴果果皮炸裂,飄出來柳絮多,看起來雪片一樣。微風吹來,這些“雪片”揚揚飄遠方。
柳樹柳絮,其作用,攜帶種子“遠走高飛”,這有利於柳樹繁衍後代。
中國五千年來歷史上,揚州因為它地理位置和條件,成為了漢至清,經濟繁榮文化一座歷史名城。揚州有過三個鼎盛時期:最初是西漢中葉時,第二次是隋唐到宋朝時期,第三次是明清時期。
揚州程度王朝盛世變化而改變。揚州擁有着2600餘年歷史,當之無愧是中華歷史上歷史名城。他歷史地位之所以能夠不斷朝代中長盛不衰,主要它地理位置以為文化和經濟昌盛有着關聯。
隋煬帝楊廣鍾情於揚州,他三下揚州,逗留居住揚州,後揚州宮中殺,死後葬於揚州。後來,唐高祖時,揚州治所丹陽遷到了廣陵,自此廣陵享有了揚州著稱。
揚州有着文化底藴,是歷代帝王以及文人雅士送心儀嚮,描寫揚州名篇詩句不計其數。
唐朝主義派詩人李白,寫過這樣一首詩《送孟浩然廣陵》。
延伸閱讀…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影碧空盡,見長江天際流。
詩中廣陵指揚州,前面我們提到過,揚州稱為廣陵原因。
説到這首詩,有朋友問了,這“煙花三月下揚州”中煙花是什麼意思?
有人這樣認為,這裏煙花,其實美女一種代稱。煙花確實有着這種含義,宋朝詞人柳永詞中寫道:“才子詞人,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這裏煙花顯而見,就是指當時歌妓舞女這類美女。
延伸閱讀…
但是李白這首詩中,煙花二子,無其他與美女相關意思。全詩前後詩句意思,由此可以看出,李白詩中煙花指不是美女而是指陽春美景。而且這是一首送別詩,李白總不該詩中寫上自己摯友孟浩然去揚州尋花問柳吧。
有一種説法,李白詩中煙花指是春霧,江南地區春季多雨多霧,煙雨。但是這種説話有得到眾多專家學者認同。
“煙花三月下揚州”,千古絕句使得揚州聲名遠播,蜚聲中外。三月揚州,春和景明,小橋流水,亭台樓閣,蜿蜒步道,移步換景,美不勝收。遊客三五成羣,賞景品茗,沉湎歷史,回味過往,傳奇故事,心馳神往,百聽不厭。依依楊柳是三月揚州標配。我們想象,沒有風情萬種楊柳,揚州會是什麼樣子,不要説還會有什麼膾炙人口千古絕句了。
楊柳註定是揚州美景美食美文傳播使者。詩歌、散文、説、攝影、視頻,乃至朋友圈媒體,無論怎樣展示揚州詩情畫意,楊柳是不可或缺角色。楊柳雖,“煙花”——楊絮和柳絮人。和煦春風,楊柳,緻景觀,悠閒行人,茶點,人間天堂美景。飛舞“煙花”,固然可以增加畫面,但人因飽受其害而無奈。打掃乾道路,轉眼白毛遍地,風一刮隨風起舞,粘人衣裳上,鑽進人鼻孔裏,滲入人皮膚裏。過敏性體質,使得人觸絮生變,裏透臉綴上桃花點點,季節性鼻炎因此而加重,發出年齡相稱老成聲,呼嚕呼嚕擤鼻涕。人感慨,楊柳雖美,“煙花”可免。
煙花三月過,四月美景依舊。細心市民發現今年揚州三月,美是一如繼往,但柳絮覓其蹤。一態,有其因。和風細雨也好,狂風暴雨也罷,詩情畫意中揚州,“煙花”今年並沒有如而至。
楊柳心甘情願讓“煙花”終止三月下揚州使命?可能。因為三月盡情飛舞,是老天爺派她活計。你喜歡也好,厭惡也罷,改變不了現實。今年三月,大家一眼福同時,並沒有飽受“煙花”,得感謝政府和科技人員。
三月揚州,要楊柳依依,不要“煙花”。昔日一廂情願,今天夢想成,科技功不可沒。楊柳雌雄異株,雌株三月孕育出若干肉眼看不出小花,這些小花抱團,經風一吹,成隨風飄揚“煙花”,三月揚州因此露出“惱人笑”。人患,有人解。瘦西湖、茱萸灣景點,利用藥物注射,讓雌株開花部位直接出鮮葉,科技神力使“煙花”苦變增綠利。